ChatGPT、国家数据局、数字经济,中国发展剑指制度创新

ChatGPT编程2年前 (2023)发布 一起用AI
605 0 0

决定国家成功或者失败最重要的关键是什么?

制度!

正如经济学家德隆﹒阿西莫格鲁和政治学家詹姆斯﹒罗宾逊在《为什么国家会失败》一书中所揭示的那样,造成国家之间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。因为制度决定了一个社会中人们如何分配资源、权力和收益,以及如何激励创新、投资和合作。作者通过对世界各地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案例进行分析,论证了制度与国家兴衰成败的关系。         

《为什么国家会失败》一书的分析背景不仅基于农耕社会和工业社会,还涉及到狩猎采集社会、奴隶制社会、殖民地社会等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地理区域。人性不会变,书中所揭示的规律,总结自人类社会的历史,也将昭示着人类社会的未来。

ChatGPT、国家数据局、数字经济,中国发展剑指制度创新

同样的,当数字经济扑面而来之时,能否构建一个符合数字经济特点、激励相容的包容性制度,就成为了中国能否数字时代的大国博弈中立得住的关键因素。

3月7日,在全国两会上,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大会审议,从科技部的职能重组和国家数据局的设立中,我们都能看到顶层设计制度建构的布局谋篇。与此同时,今年两会,很多代表委员的提案也与数字经济相关,紧扣时代发展主题,从不同维度为数字经济发展建言献策,体现出国内各界,尤其是商界对于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急迫与努力。

一个兼顾发展与安全的数字经济制度正在加速酝酿。    

中国不缺OpenAI,缺的是一个“微软”    

在《为什么国家会失败》一书中,两位作者指出了一些可能打破制度循环的转折点,这些转折点可能带来历史上罕见的机遇或挑战,使得一些国家或地区走上了包容性或汲取性的道路,并在此基础上持续发展或衰落。他们认为,在一些关键时刻(例如战争、革命、改革、科技突破等),原有的制度平衡可能被打破,从而导致新的包容性制度的形成。

在2020年10月17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“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。”     

进入2023年,ChatGPT所引发的技术突破,在产业界和学术界引发热烈讨论,堪称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,区别于2022年的爆火的元宇宙、Web3等理念多于实际的创新,ChatGPT火遍全球,很多人亲身感受到了科技革命的到来。         

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说ChatGPT聊天机器人与互联网的发明一样重要。

埃隆马斯克说ChatGPT的出现不亚于iPhone的发明。      

微软CEO纳德拉将ChatGPT的推出,称之为知识分子的工业革命,智力和专业知识获取的门槛将大幅下降,他还将ChatGPT的技术整合到bing搜索引擎中这件事情,称之为“执掌微软9年来的最大事件”。

春江水暖鸭先知,在中国,创新感知力最为敏锐的科技大佬也在为ChatGPT鼓与呼,如热搜常客周鸿祎。依托于个人影响力,周鸿祎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ChatGPT中国布道者的角色。

ChatGPT、国家数据局、数字经济,中国发展剑指制度创新

在周鸿祎看来,ChatGPT不是搜索引擎的加强版,更不是一个闲暇之余可供“调戏”的聊天机器人。它通过SaaS方式所提供的人工智能服务,将重塑所有的数字化应用和所有行业,带来一场新的工业革命。相对于某些技术悲观论调,老周旗帜鲜明地认为,在人工只能大模型技术领域,中国是有机会的,凭借数据和算法积累、世界一流的工程落地能力、工程师人口红利等,我们有希望在2-3年内达到比较好的追随水平,迎头赶上。

又到了一个由科技引发制度创新的关键时刻。

3月7日,《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》发布,宣布重组科学技术部的职能。根据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,重组后的科技部迎来职能重大转变,从宏观层面上看,就是拟订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针以及科技发展、基础研究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,统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。

从上到下,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,科创模式或者说科创制度,是比科技本身更重要的事情,甚至决定着科技创新的成败,这一道理放诸四海而皆准。

还是以ChatGPT举例,其发明者OpenAI诚然可贵,拥有敢为天下先的魄力,以及长期主义精神,精心钻研人工智能大模型。但是ChatGPT仅有算法、技术是不行的,还需要海量算力、数据,以及工程化、产品化、商业化能力,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合作法微软身上。毫不夸张的说,没有科创模式的创新,就没有ChatGPT的出现。

全国政协委员周鸿祎在他的提案中建议,在关注技术层面创新的同时,更要关注技术突破背后所依赖的创新模式。包括建立大型科技企业+重点科研机构的产研协同创新模式,打造中国的“微软+OpenAI”组合,以及打造开源众包的开放创新生态。

ChatGPT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热潮。不同于此前的元宇宙和web3,热捧中掺杂质疑之声。ChatGPT一出,几乎获得了科技圈和商业界的一致认可,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让人类似乎看到了数字化发展的终局。

如果说在人工智能奇点来临之际,中国暂时在国际竞争中落后一个身位,最大的差距可能不在OpenAI身上,而要在“微软”身上找。如何促成产业公司长期、深度参与国家战略科研项目,有待破题。

ChatGPT、国家数据局、数字经济,中国发展剑指制度创新

谈论数字经济,应该首先谈论什么  

发展数字经济是面向新一轮全球竞争的必然选择,国家正从政策层面为数字经济发展搭桥铺路。在3月7日发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规划中,还有一个新设立的机构备受关注,那就是国家数据局。而就在几天前,2月23日,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规划,从制度方面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和安全建章立规。

国家数据局是一个副部级机构,由发改委管理,主要职能包括: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,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;统筹推进数字中国、数字经济、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;研究拟订数字中国建设方案,协调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信息化,协调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等。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数字经济监管“九龙治水”的格局。

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不同,正处在一个方兴未艾的阶段,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,虽然人们无法预测它实现的具体形态,但是却有一些关键的原则和价值取向可以把握:比如数字经济要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、要促进全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、要绿色高效可持续、要保障数据安全等等。

ChatGPT、国家数据局、数字经济,中国发展剑指制度创新

国家顶层设计加速规划的同时,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也纷纷建言献策。小米雷军、360周鸿祎、小鹏汽车何小鹏、知乎周源、京东曹鹏、海尔周云杰、科大讯飞刘庆峰、宁德时代曾毓群、58同城姚劲波、中国财政科学院刘尚希等委员代表均提出了数字经济相关的提案。

他们的提案分别聚焦于推荐数据要素市场化、构建数字经济生态、数据安全、推广SaaS服务模式,推动中小微企业数字化、全民数据红利共享、数实融合、工业数字化、电池数字孪生、传统产业数字化等方面,但如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归纳的话,无非发展与安全两个主题。

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,数字经济也是法治经济.

当数字经济,特别是ChatGPT等新兴AI技术以“摧枯拉朽”之势席卷各个行业之时,我们一方面要力争早日拥有和国际水平齐平的技术,另一方面,也要攻守兼备,做到稳妥创新、合规创新,只有这样才能行稳致远,否则就容易像P2P、互联网金融以及ICO发币那样,落入“一管就死、一放就乱”的窠臼之中。

统筹发展与安全是国策,既反保守,又反冒进,技术要发展,更要安全的发展,如何让技术创新不变成脱缰野马,造成内耗,产生乱象,对国家治理能力是重大的考验。

其实,在国家数据局的职责中,就有非常重要的一条,那就是平衡数据安全与发展,落实《数据安全法》和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等相关法律法规。而在此次全国两会上,很多委员代表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,提出了对于数据安全的建议。

全国政协委员、致公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邵志清,从宏观层面上提议,要对统筹规划数字信任制度体系和技术体系,建立数据安全、权利保护、跨境传输管理、交易流通、开放、共享、安全认证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,建立统一、规范的数字身份和数据安全合规监管体系。

“二分之一的时间都花在车上”的全国人大代表、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,也根据自身企业的生产实践提出了构建完善汽车数据安全管理体系。谈到安全,周鸿祎最有发言权。毕竟安全是360的老本行。

相比其他工商界的委员代表,周鸿祎的提案方向看似分散,既涉及安全,又涉及中小微企业,当然还有人工。但是,仔细研究可以看出,周的提案中有一条隐形的脉络,那就是“数字化”,三份提案几乎触及了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宏观、中观、微观各个层面的问题。技术决定了发展的高度,安全决定了发展的底线,而中小微企业则决定了发展的广度。

先讲两组数据,看看在谈论数字经济发展的时候,我们应该先谈论什么。数据显示,全球已有120多个国家成立网络战部队,网络攻击的目标、手法和产生的破坏力都在不断突破常规。俄乌冲突中双方你来我往的网络攻击,直指对方关键基础设施系统,造成停水、停电等事件令人印象深刻。

与此同时,随着数据的重要性愈加凸显,全世界针对数据发起的勒索软件攻击爆发式增长。有调查报告预计,2021年每11秒就发生一次勒索攻击,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将超过300亿美元,这个数字是2015年的57倍。在最严重的勒索软件攻击中,支付的平均赎金2021年比2020年增加近五倍,在美国勒索起价是500万到1000万美元,中国是500万到1000万人民币。

周有一个判断,中国数字化最大的“敌人”有两个,即国家级黑客和专业网络犯罪组织。前者长期潜伏在我国关键基础设施中,来无影去无踪,伺机而动。后者专门针对企业的发起勒索攻击,给企业的数据资产套上一个“保险箱”,想要钥匙,只能交赎金,对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是巨大的阻碍。

站在数字化的“底座”和“基石”的角度看安全,不难理解中央文件里多次强调要“统筹发展与安全”。         

数字经济大发展的时代,安全形势也在极速演变。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推进,社会公共服务、经济产业、社会民生不断加速数字化转型,应用场景复杂多样,智慧城市、数字政府、智慧金融、智慧医疗、工业互联网、车联网等等数字化的新场景加速推进,网络的边界越来越难以定义,虚拟与现实融合交织,整个社会几乎都构筑于网络、软件和数据之上,同时也让世界变得前所未有的脆弱。

周鸿祎和360不是旧时代的网络安全派,他们的主张是根据时代的发展,需要及时的改变解决安全问题的思路和打法,在万物互联的时代,传统的网络安全已经难以应对数字化场景下的复杂问题,只有通过持续的安全服务,才能真正构建起安全能力。

可以看出,在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的时代,技术创新这把双刃剑也只有创新本身才能压制。不难想象,当ChatGPT技术成为水和电的未来,人类又将面临着怎么样的安全难题,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深度思考的问题。

  结语     

发展与安全,是包括数字经济在内的所有经济发展模式的主旋律,而好的制度,是可以将有张力的二种因素兼顾起来,帮助中国打造一个既包容创新,又防范风险的数字经济体系。

回顾过去,我国在数字经济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,也暴露出了一些突出问题,如数据泄露、滥用、垄断等侵害用户权益和公共利益的现象,对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构成了隐患。

展望未来,我们期望,中国能进一步加强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建设,保障数据安全和用户权益,构建一个领先于世界的数字经济治理的创新制度。 
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